本屆巴黎奧運羽球女單,在戴資穎小組賽最後一場對上依瑟儂,0:2落敗無緣奪牌!分析戴資穎在小組賽的表現,以運動生物力學的面向言之,提供給我們3大重要的啟示!
一、穿戴護膝上陣羽球場,就已經是輸了一半
(一)穿護膝求支撐保護力,實力大幅下降
羽球運動是個講究選手要判斷球的落點位置,快速度移動位置,馬上揮拍回球反擊,高度要求手眼協調與移位的靈敏度,並要即時作出反應的一項隔網對抗運動。由此運動特質可知,下肢關節的動態活動度和著地時的穩定性,佔據了相當大的成敗關鍵。特別是膝關節,位居下肢關節之中,倘若膝的穩定性不足,勢必影響到移位的速度,增重跳躍著地瞬間、拉殺球時再屈膝的膝關節壓力負荷。所以,羽球場上很少看到有選手穿戴護是一上陣,因為穿護膝會影響膝關節的活動,而與護膝提供膝關節的支撐力和保護力的功能完全相反。
在小組賽開始時,戴資穎就穿護膝上陣,可見她已經對自己膝的傷勢不是那麼樂觀。而且是穿兩腳,並不是原本的左腳穿戴。由此可知,她的雙腳代償反應已經開始,無論是技術再好,排名在前面的選手,只要看到護膝穿在身上,使力馬上銳減一半,特別是對戰技術相當的選手,身體素質就已經輸給對方了。若以在本次的小組賽中請兩場比賽。戴資穎是以技術勝過對方,但對戰依瑟儂時,勝敗在局中表現就已揭曉。若以東京奧運和巴黎奧運的殺球時的姿勢相比(圖一與圖二),可見接球時動作的差異,上肢維持下肢平衡時,手要張開的幅度變大,於接球時身體延伸的能力等處,皆可看到運動能力沒有上屆奧運佳!
(二)國人穿護膝、貼紮的運動型態
在國內,常見很多人會穿護膝進行運動,舉凡登山、健走、慢跑。健身等運動,都有蠻多人是穿著護膝在進行。這都潛藏著膝關節已經出現問題,倚賴著護膝提供的支撐力來進行運動,而不是鍛鍊大腿的肌肉力量來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相反的,許多人的肌肉已經僵硬緊繃,導致肌肉沒有彈性,之所以能運動是經由護膝給予的力量,並不是本身肌肉的功能,這皆大大衝擊膝關節的結構、磨損硬骨、軟骨和半月板。
護膝是保護關節之用,但不要誤用來做為運動依賴的工具。
二、戴資穎膝關節受傷,影響技術發揮
(一)膝關節吃力太重
羽球的備戰姿勢以微蹲姿、身體前傾、雙臂打開為主要預備動作,而在此姿勢前腳的膝關節就開始受力。無論下一拍是移位接發球、跳躍殺球、低手接球、反手接球,足掌必要踩穩、膝關節必定要穩固,此時膝關節負荷量大增,如果有跳躍動作,若大腿肌力訓練不足或小腿肌肉過於緊繃,又或是肌肉彈性不足,都會影響到膝關節骨骼和骨骼(Bone-on-Bone)之間的壓力。這也就決定羽球選手的運動表現,如下肢的移位跑動、就定位的回拍反擊、馬上又回到場中央,準備下一拍地接發球,以及技術和戰術的啟動。更重要的是,能夠專心掌握每一球的節奏快慢,這也是技術發揮的關鏈。試想,如果都站不穩、無法就定位準備擊球,那又要如何牽制對方的運動。反而是是被對方牽制,跟隨對方節奏和攻勢,那必定處於處於劣勢,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任對方擺佈。
就戴資穎在小組賽的表現而言,膝蓋的彎曲程度沒有辦法像之前那樣的大且穩定,跑動的速度也沒有辦法完全跟著對方的回球速度,如果各位有看日本女子選手的比賽,那跟球的速度十分的驚人,每一拍都能夠跟到並有效地回球揮之,輕鬆的拿下兩局結束比賽。反觀戴資穎的表現,因為膝關節的傷勢,在每一拍的回擊過程中,膝關節的痛就使穩立站立揮拍顯得吃力,常有跌倒、或手到腳未到的狀態,無法百分百的發揮原有技術!
(二)膝的問題影響全身動作
對下肢關節而言,很多人因過度使用膝關節而使膝關出現問題;也有許多人因為大腿肌力不足或小腿肌肉過於僵硬,連帶影響到膝關節的功能!就運動員來說,傷害的發生是立即反應在訓練和比賽中。而一般人的若是膝關節的傷害多是累積而來,更有人已經到了代償階段!因為傷害是長期累積,令人容易輕忽,等到有意識的時候,通常已經進入醫療體系!也由此例和大家說,不要輕忽一點傷而釀造未來更大的傷害。
進一步說,現代人膝關節一但有傷害時,代償現象的啟動也十分快速,從原本的膝,上至髖下至踝,還有人到對側腳,更嚴重的還衝擊到骨盆和腰椎!現在大眾的問題是,當這個現象發生時要怎麼辦?就醫時,多數的人都跟我說:醫生建議開刀、復健或吃藥,但不會根除!就先前的分析,膝的問題看膝是不是好的,要全身一起看才有機會!這也是聰明運動家推廣的用運動替代無效治療,用正確的姿勢,做有效運動之故!
三、依瑟儂戰術奏效,戴資穎體能快速下滑
(一)依瑟儂使小戴跑不動,就贏了!
有收看戴資穎和依瑟儂的對戰過程,依瑟儂從頭到尾的戰術只有一個,就是前場後場的吊球為主,搭配對角方向的殺球,讓戴資穎前場後場跑動,接殺球時膝關節勢必要再屈!主要目的就是針對消耗對手的體能,前後的跑動其實就已經讓膝關節承受莫大的負荷。接殺球的時候,膝關節必須再彎曲,重心必須再下降,腳步必須在跨大。而這些動作和姿勢,就是要讓膝關節提早向其它的關節求救代償。換句話說,戴資穎因為膝關節傷勢,加上要回擊依瑟儂的來球,無形中體能快速下滑,主因即為膝關節引起代償的結果!
依瑟儂的戰術奏效在第一局時,就使戴資穎的回球出界、掛網、使掌握球的力量和方向皆失去準頭。於第一局後半時,開始有接不到球和因要接球而跌倒在地,於第二局更有前臂擦傷出血的狀況。在第二局的比賽中,可以明顯看到戴資穎無法跟上來球的速度,比分直接拉大,最後敗給依瑟儂!
直接見證: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句話的涵義。意即,心中想要做,但身體無法做到!
(二)膝受傷,全身代償;體能瞬間下降
從戴資穎的例子,看似只有膝關節受傷,其實是使全身代償,進而體能快速下滑。先前也說過,運動員的狀態是馬上就能得知,一般人是經年累月才知道傷害的嚴重性。因此可以得知,不要認為只有膝關節的問題而已,你應該要體認到,一個關節或肌肉的傷害是會連動到全身性的代償!所以,很多人忽略不管傷勢的下場,就是全身關節接一連二的出現問題,最後還會賠上體能的下滑,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感到容易疲憊,容易累。
一般人和運動員最大的差異在於,運動員會受到對手的影響,做出身體上的調節,立即反應在當下激烈的戰況當中。一般大眾就是過著一般的生活,這些傷害似乎只要休息一下就被略過,或是經由按摩、推拿、復健的療程,身體輕鬆過後又置之不理。其實,傷害並沒有根除,只是暫時舒緩而己。
結論:別小看一處傷害或痠痛,連動全身和生活
許多人在看奧運競賽的過程當中,在乎的是選手的輸贏表現。贏了,讓人高興;輸了,也為他們喝彩。本篇文章希望藉由這場比賽的案例,連結至各位的日常生活,無論你的運動量是多是少,運動強度是高是低,從事什麼職業別,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關節肌肉是否有所傷害?是否忽略這些傷害或痠痛引發的後遺症!從事運動教學與指導的過程當中,我發現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或是根本沒有察覺到自己肌肉是緊繃、僵硬、還是無力?也不曉得自己的骨架是否有歪斜。主要原因在於你到底有沒有審視過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去察覺痠痛傷害帶給我們的衝擊,並且對症下藥的去學習。而不是依賴按摩、推拿和復健等醫療的方法,認為痠痛解除,傷害降低,誤認為傷害和痠痛完全的根除。其實,這將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除了自己的不適外,還會影響到家人朋友的生活圈。特別是身處高齡化的環境,人均壽命的延長,也考驗著健康是否能和壽命同步延長,此為現代人無法逃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