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單攻者的2大侷限和4大潛藏後遺症!

登山單攻者的2大侷限和4大潛藏後遺症!

登山單攻受限台灣工作環境、登山法令,單攻人口增加,單攻行為成為常態。然,單攻有其限制和可能的後遺症,在此提供深思!

撰文動機

登山熱在台灣已掀起風潮,除了郊山和中級山,登高山的人口也已經增多,就以依靠自己能力登山而言,可分為重裝和單攻登山成為兩種主要的登山形態。有鑑於上篇撰寫單攻風險文章,於上週有朋友在社群向大家發問白姑大山單攻與否的意見。不論是發問者本人或是給予意見留言者,可見台灣山域單攻人數不在少數。就高山攀登而言,單攻的登山形態主要原因為高山山屋中籤率低,與其等候多時或失望多次,不如申請單攻,單日往返,既能滿足造訪山頭的目的,也不用一直等待和失望 ;再者,有人認為不用揹負重裝登山,只要將體能鍛鍊好,即可立刻親近山林。另者,也有人只爬中級山和郊山,與城市距離近,可免去高山裝備和刻意體能訓練,容易找到登山伙伴且選擇性高。

當然,並非說單攻登山不好,有觀念正確的山友提出評估自我能力,設下折返的時間點,避免風險的概念。然而,當單攻成為常態時,無論是以短期或長期的眼光看來,單攻的登山風險相較於重裝登山,尤其是登高山,個人認為登山單攻行為的弊是大於利!

所見景色大不相同

有過單攻經驗的朋友皆知,單攻皆是摸早黑上山,有時/多半會摸晚黑下山(視登何山和個人的腳程而定)。人在山中的感官上,就視覺而言,已然錯過許多山中的美妙景色,重裝登山也有此之憾,更何況是單攻呢? 或是所看見的山巒或人為的建築只見其在黑暗的輪廓,未見其在光照之下的模樣,誠如許多曾經單攻玉山的朋友和我說說,他未曾看見塔塔加登山口和其後面玉山的合景,在旭日東升前5-6個小時起登,下山所見的登山口霧氣已經升起、或未曾看過途中上登山口的大鐵杉,去時在黑暗中,回程己累在車上休息。倘若單攻時數再拉長,可能連塔塔加登山口這指標性的地標,都只見其在黑暗中或在霧中的模樣。

個人是覺得並非每座山都會西巒大山一樣,必需要一日來回。台灣高山之美是人人讚賞的,無論他/她來自於那個國家。台灣高山的好山好水,值得我們停下腳步,用五感來感受、用生命來經歷,都已經花費時間和體力造訪高山,又何必錯過這山林之美? 應是享受山林之樂、經歷驗山之優美、壯美和祟高!

攀登模式單一受限

就多數單攻者而言,之所以選擇單攻模式是不想負重太多、不滿登山手續的煩瑣,或自己工作時間和休假時間的不允許。這已是現今的社會現象,每位登山客皆面臨過,此為現代人的休閒障礙。但當能單攻的山徑皆已經完成,想造訪其它未到山頭時,重裝登山就不可避免。而重裝登山的裝備要重新添購或租借,並且要熟悉,又要支出一筆不小的金錢,和花費時間去學習新的登山模式—如露營。體能方面是另一項課題。

  • 開畢祿山羊頭山的縱走行程,有山友和我縱走的理由是,他們已經單攻過畢羊,但没走過鋸山,又一日畢羊的挑戰過大,故重裝再走一次畢羊。
  • 在南三段縱走時,有位山友自我介紹內容是:百次登頂合歡山(可推知合歡群峰也走過多回),後來感到無太大的挑戰,故轉為重裝縱走,登頂不同的山頭,看看不同山的風景。

上列無論何者,反映出單攻的攀登模式單一化,一天的山旅可說是一直走,短暫休息後再走;或是山徑走過多次感到無趣,最後單攻路徑皆走完時,才開始思考或轉換登山模式。

上述兩大點的呈現為單攻登山形式的受限。亦有人選擇單攻同一座山,在留言板和討論區上也有許多人表示自已單攻北大武山不下百回,單攻合歡西北不知幾次,依享受其中。單攻和重裝登山,端視每個人的登山思維。

再次學習重裝登山

對於許多單攻轉換至重裝的登山客而言,睡是一大障礙,從睡車上或睡民宿,轉換至睡在野外或是登山前一天過夜廟埕,需要時間去適應,有如從睡山屋到睡帳篷的道理相同。 再者則是對自己體能的挑戰,不全然是登山技巧的問題,主因為揹負重量的負荷增加。學習新的登山知識和技能,對於食的方面;單攻靠行動糧和乾糧的習慣,在重裝登山時,要學會如何用鍋爐具來烹煮;對於衣的部分,保暧衣物概念的更新和加強;在住的方面;要習慣跟大眾睡山屋,共守山屋禮儀。或要學習搭帳技能,能身處營地生活和就寢。更要能有獨處的能力,即使是和一山隊共同登山。 就行的方面:重裝肌肉群的參與和強度是要再深入瞭解,才知道要如何鍛鍊,作為登山的準備。

我們可以發現,平常重裝登山客轉至單攻,登山問題很快就可以排除。反之,單攻要轉重裝登山,特別是縱走行程,所要學習的技能其實更多。除了以上所述的裝備熟悉度、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程度,更有時間安排、精神層面的調適、適應和學習。坦白說,已重裝登山數十年的資深領隊皆說自己還有學習的空間,更何況是我們後學晚輩,更不用說由單攻轉為重裝登山的登山客。

山頭主義的候選人

山頭主義者被人詬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蒐集型:簡單的例子為完百、120岳、小百岳、谷關七雄等,走遍山頭,特別是有所稱號的山等。另一類是速度型:簡單說就是多快完成一趟山旅,目前已有87天完百,還有更多其它的例子。坦言之,這是人的自然,只是這自然不是人人皆可接受。

單攻登山者,在此兩類皆有。主要的特徵為談到山時,顯少論及山的美好,而是談論多快完成某條山徑,或是已完成多少山頭和未完成的山頭。就戶外教育者—如,謝智謀老師說:台灣山域界的登山的病態是只想和三角點拍照,完成百岳,其它別無所求,没有向大自然學到任何東西。就某些資深的登山領隊說到登山客錯誤的心態—如,周國成大哥見解為:登山是鼓勵大眾運動,不是在拼速度。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發起的登山拓印運動,立意是歡迎大家親近山林,但活動第一天即有山友PO網已經完所有山頭。又如五四縱走,山徑已可說是又平又寬,原為某企業員工運動會的員工旅遊,鼓勵員工運動,但現有很多人或山協作為比拼速度的的山徑。偶然的機緣,聽到某山協人員提及其統計研究,這些人在登高山的習性大都是以單攻為主;相同的,單攻的人也常用這些山徑來訓練自己登山的速度,或成為要和他們要登高山的挑人標準。

無論是由杜威的經驗哲學中強度的觀點,還是休閒教育中心流理論之技能難易度的觀點。強度是使人有完整經驗和心流經驗的重要要素。雖重裝登山者也有陷入山頭主義的狀況,但慣習單攻者的平常登山形態,更容易陷入山頭主義,無論日後是否轉換登山模式,因為習性是直接影響心態的思維和表現的行為,故說為山頭主義的候選人。 嚴格來講,每位登山者皆有山頭主義,要不然就不會選擇登山運動,主要差別在於登山追求目的、內容、登山的態度和價值觀並非是形式主義的登山,即形式上登山、為登山而登山。

輕量登山風險極高

輕量登山是每個人皆想要的登山模式,優點即為不用負荷過重的悠遊山林。也因如此,許多自組隊和或山隊皆註明,若氣象預報降雨機率達50%或70%,即取消該行程,單攻行程自組隊更是重視此點。然而, 氣象預報不是真實山林氣象,是否真的降水,一切還是上了山才會知道。就算氣象預報降雨機率未達50%或70%,山中氣象仍有變數。當真正上山,若遇雷陣雨、強降水、或長時間的綿綿細雨等,也不足為奇。只是在不可測的狀態發生時,即風險發生時,單攻的個人或隊伍所帶的裝備,是否足以應付,方為重點。

記得多年前曾參與一場峽谷冒險的講者,講題為新手登山客的裝備。該講者說他與他的妻子一同走錐麓古道,兩人裝備有天幕帳、鍋爐具、保曖衣物、糧食和備糧、求生毯等物。其實加起來就是一套無睡袋的重裝裝備。對他而言,戶外環境的變化是我們無法預期的,與其和老天賭博,不如自己準備完全。也可看出他對登山風險管理的態度,亦顯示出輕量登山的風險是比重裝高的 (細節請參單攻的風險一文) 。除去登山經驗不談,裝備齊全與否對登山風險就有很大的差異。記得有單攻者留言說,若如此就失去單攻的目的。試想一個隊伍的數人單攻,無論是郊山還是高山,有著一套重裝的裝備,每人分擔一點,揹負的重量不會增加太多,反而提升登山安全,為何不做呢?

隊員選擇最後一位

若有開團的經驗,或要參加入山隊一同登山前,第一個問人和被問的問題是:您的登山經驗為何? 開的團若是單攻行程或輕裝行程,回答登山經驗有OO山單攻,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開的團若是重裝又是縱走行程,當山友回答的登山經驗大多為 OO山單攻或皆為單攻時,此時考驗著開團者的智慧和判斷,是否要讓該員加入縱走的行伍之中。倘報名的人員夠多,登山經驗多為單攻者很有可能是最後的選擇,甚至直接拒絕。原因很簡單:裝備的足與不足和裝備使用熟練度的疑問重裝登山的體能考量縱走經驗的足與不足,此三點即可以作出決定畢竟,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換個位置來考量,您願意這樣登山經驗的登山客來參加重裝的行程嗎?

個人的登山經驗不等於該員此趟的登山狀態,一切都是要上了山之後才見分曉。就事前評估者的思維,降低風險的角度,保險起見,以安全為由,是很容易拒絕這類人的。就個人經驗,開縱走行程有時留意較多的是登山經驗多為單攻者,反而較不擔心剛開始登山者。對於單攻經較多的登山客,有著一分登山的自信,當自己體能上、生理負荷上等出現問題時,會想自己有能力渡過而不出聲求援,或是按自己的過往的經驗和腳步進行,其實這造成山隊的困擾更大,更陷自己在危險之中。就心理學的角度,是無法放下過往經歷的優越感和自尊。

反觀初登高山的朋友,因為自認為是登山新手,在登山前加強體能,事事留意,不懂就問,有問題馬上提出。對領隊/嚮導而言,時時掌握其登山前和登山中的動態,對於領隊/嚮導 、對於當事人、對於山隊的行進過程皆是件好事。個人不排斥帶剛登山不久的朋友上山,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對山的謙敬、和對隊友的態度皆是正向且尊敬,没有仗勢登山經驗豐富而有徧差的想法。

結語

登山的目的和方式,因人而異。無論用何種登山模式,皆要有完備的準備和登山計劃。有完善的準備、應有的山域知能,方可快樂登山,平安歸賦,享受山林之樂,悠遊山林之間。

Subscription Form

聰明運動家媒體

專欄作者

近期文章

Covid-19給運動健康的3大啟示

covid 19給運動健康的3大啟示

WTO已經說Covid-19要下架了
國內雖然還要再等一段時日
然而這是一個讓我們好好省思的機會
讓我們的生活從運動再次出發吧!

運動學習的3大盲點

運動學習的3大盲點和迷思!

運動雖然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很多人學習運動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有人是心態問題、有人是認知問題,有人是不知道問題在那。在本篇文章中指出現代人在運動學習3大盲點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