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教育的困境

戶外教育的困境:以登山的教育為例

分享文章
轉發文章

撰文動機

從學校教童軍到戶外教童軍。在學校的體制內,雖然學生都有童軍課,但是說真的是否能親近山林,仍是個很大的問號。而帶童軍團至戶外露營或登山,學校和學生家長皆擔心孩子到戶外,其實無論是何者皆間接和直接給予帶孩子出去的團長很大的壓力,就算孩子平安回家,仍有家長有所不滿。

從帶人登山到教人登山。當取得山域嚮導証後才開始開團帶人登山,但每個團皆有對裝備、登山概念、和登山生活有困難或問題的朋友。雖然皆一一解決,但對身為教育者的我,依然感到這是不足的。故思考再三,開始了登山教學團的登山活動。但現今登山生態,使得人們只想登山,不想學習;或是想學習但找尋無門的兩極現象。

其實學校的室內教學和現在社會開判圖指北針、結繩等的狀況無異,没有實地的操作或顯少接觸,在登山過程而言並無太大的幫忙。而在戶外直接教學而言,雖可直接吸收知能,但少有人有此認知,故撰寫此文供大家思考。

登山需要學習的迷思:登山那需要學習,走就對了?

很多人認為:登山就是將走路的能力換到戶外而己,有什麼要學? 而環境的改變對行走就是很大的負荷,在山徑走不比在馬路走,路面的不穏定性、材質的變化(碎石、泥土等)。就以體能的觀點,可知道一個人的平衡感、協調性;以運動生物力學的觀點,則可分析出人體腿型、走路姿態和關節活動度;以運動生理學的觀點則為登山行進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主要是下肢)、呼吸量、步調節奏;以運動心理學的觀點,行走山時的心距、當下對環境的抗壓力、自我的舒適圈和伸展圈。總而言之,以上所提皆需要教育,由登山經驗中的情意進行技能的指導、認知的引導到知識和技能的內化。登山不是只是有走路,也不是只有登山的技能,更不可能由認知多少來判斷能否登山。惟有體育、運動、教育的專業綜合,加上實際經驗的操作演練,才能真正明白為何大家會如此認為,經思考、批判、消化後,內化後成為自己個人的登山知能,方為戶外教育的價值。

登山經驗的無法內化:多爬幾座山,你就會爬山了?

就目前的登山環境,若長期跟隨某一登山團體登山,容易形式化,應為登山經驗單一化,認為登山應跟隨此模式登山,如公糧、公裝的概念。若跟商業登山隊,多半會請協作負責主要的吃和住,又或是有請協作的登山自主隊, 此類登山客的登山經驗,因依賴他人登山導致轉換成食宿自理時,心中會有所畏懼。若現在登山自組隊,要求人人皆要有本事食宿自理,判圖登山,經驗學習故然快,然經驗的累積因人而異,面對不同的團體所作出的決策,有時是盲從的或引起爭執。

每種登山型態皆有其利與弊,也無所謂好和壞。但登山需要學習是肯定的。登山皆由經驗學習故然是實際且快速的,看看別人的如何登山、為何要如此登山,再想想自己要如何精進和改進。然而主要的問題是,此種經驗的學習是片段的、不連貫的、有時是不知所以然的。就經驗學習的理論而言,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我的經驗不等於他人的經驗,唯有知道為什麼,追其原因,才能將他人的經驗和做法內化成自己的知能。教育是門學問,會不代表會教,也不代表可以明白回答為什麼,教育也不是灌輪知識和技能,而是每個的需求給予其解決的方案和思考的方向。所以帶人去登山和帶人登山並教導應如何登山,同樣是登山,但是兩件完全不同一樣的事。同樣是經歷同樣的旅程,但協助經驗的統合和內化才是戶外教育最終的目標。

登山教育的代價過高:山我也會爬,為何要向你學?

台灣現在進行戶外教育的團體很多,所開出的價格的確使很多人卻步。因此人們的心態為看價格的登山,而非各價值的登山。另一方面則為登山生態。自組隊的揪團隨處可見,加上資訊的發達,山徑的明朗化,保險、包車、協作等皆可找到合作資源。造成登山可以花錢依賴他人完成,又而苦使自己的登山那麼辛苦,登山心態為花錢登山的價值是為了減輕負擔,而不是學習如何登山。當登山客看到不同的登山團體,看到所要負擔的金錢,自然思考的重點就會放在不同的面向。可能就是金錢的考量,或是對於價值上的不同。就上述的兩類群眾對於登山觀念是有徧誤,對教育不瞭解,很容易造成登山的學習就是多經歷登山就會學到如何登山,倘若經驗無法統合,即使完百,登山仍有風險;倘若依賴他人登山,登山是將自己生命部分的掌握在他人手中,風險將會更大。

當山難事發生時,對當事人而言,可能已經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對當事人的家屬而言,可能對登山運動的負評更加強烈;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登山運動是高危險的、付出的社會成本過高。故台灣成為登山政策十分的不健全,每每談到登山政策皆談到登山需要教育, 每位登山客皆知登山教育的重要,仍而要正視的問題是”登山教育”的落實程度,還是淪為口號。雖人人知道登山要教育,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接受登山教育呢?

登山教育的價值觀點:商業行為和民主素養的思維

登山運動和其它運動的不同點很多,但最嚴重的是登山界很多人認為登山不應涉及商業行為,典型之例:不應支付嚮導費、行政費。前者使得山域嚮導的地位下滑,後者使得們成為享樂主義者。試想:為何嚮導的登山經驗要無償的給我們,而出事後又要嚮導一肩扛起? 試問: 為何領隊要無償的為參與者辦理入園人山、山徑路程規劃和車輛接駁的事宜,而參與者還能討價還價?

顯然,就後者的案例在自組隊很常見,視領隊為大眾服務是應該,但事情發生時,領隊還需要受隊友指責和漫罵,而好似自己一點錯都没有。例如今年本人第一次參與南二段逆走的自組隊,有一隊友走的很快,自攻山頭,在攻完雲峰在雲峰東南峰營地等待過久,隔日清晨與領隊報怨,和指責,最後自己走自己的。也是親身經歷過才體認到自組隊的進行模式;另一種則為大家各為共同領隊,自己登山行為要為自己負責,與揪團之人無關,縱觀登山的法律案例,主揪仍為主要的被告,不會因註明此項而可全身而退。這樣登山好嗎? 端視個人的登山價值觀而定。無疑的,這樣的登山文化破壞了登山教育!

就前者而言,登山的知識和經驗為而要無條件的給予,按其專業的提供,收取合理的費用,並不為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令人不解是為何要汙名化此一商業行為,教師在學校授課也收取學生繳納的學費,為何在山界中,安排山旅、傳授知識和技能所收費用,另人不恥呢? 在民主國家中,人人皆有言論自由,為民主可貴之處。其言論內容是讚同或反對或不表態,皆給予尊重。但不應出口傷人,惡言相向。此點已經和登山經驗無關,而是和個人的民主素養和個人修養有關。許多人認為:登山和人收費是不對的、不道德的、都是為了錢和營利! 真的可以如此解讀嗎? 合理的推論,登山的教育將會應此言談和生態而受到阻力!

結語

引用周業鎮大哥在南三段之旅後給予我的建言:

登山是一所社會大學,要學要看要適應的非常多,不是短期可一蹴成功,慢慢來,多自訂體能訓練計劃,精減裝備重量及防濕措施,您會很強的 !

台灣資深的山域嚮導 — 周業鎮

短短幾句話,說出了登山需要學習的理由和概念,也道出了登山的經驗學習和時間。所提出的建議雖只有幾個字,但每則建議皆是登山客一輩子皆要面對、思考和實踐的問題。本人不敢說自己在登山的領域有多麼的厲害,只期望能將本身所擅長的體育中科學與人文、運動的體能訓練、和戶外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專業。結合體育、戶外和教育,期戶外教育能落實在台灣社會當中,也希望與山界正在進行教育的團體和相同理念之人,能相互合作,完備台灣的登山生態。戶外教育是要集眾人之力來完成的,單憑個人之力仍是有限! 讓我們為台灣營造出一個友善且良性的戶外環境和活動!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