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月看了不少瑜珈的書籍、瑜珈老師的部落格文章、瑜珈社團分享文等,近年出版很多瑜珈解剖書,加上在觀摩一些瑜珈老師的課程後,以運動科學的角度言之,將體現在教學現場中的問題,提供瑜珈人學習解剖學的3大重點!
瑜珈動作應按解剖平面進行!
人體的動作其實就是視個人關節和肌肉的能力而定,瑜珈的某些動作在許多肌力訓練(如棒式)或是太極拳、八段錦等東方導引術都可以看的到,唯一不變的是,所有的動作皆要人可以做到為主,而人可以做到的動作已經被西方的解剖學系統化,人體活動就是三大平面,無論是再複雜的動作與姿勢,皆可以化繁為簡在某個單一平面上。
所以許多瑜珈人在讀解剖學時,常忽略運動平面,進而無論是在教學者或是學習者皆會有傷害的發生,除了肌力與肌耐力不足外,先天或後天骨架結構外,最重要還是動作的平面是正確! 這也是許多瑜珈人碰到動作瓶頸時,長期無法解決、突破,甚至受傷的主要原因。
瑜伽動作應按關節活動進行!
人體的動作就是人體關節的活動,除去開刀手術和先天條件的因素,正常人的關節是相同的。然而許多練習瑜珈並學習解剖學的人,經常忽略此點,更有許多學員向我反應,明明做不到,但被瑜珈老師要求而受傷,甚至被瑜珈老師評定不適合學瑜珈,拒絕於收入的狀況。此情形突顯出瑜珈老師的人體骨骼認知,和教學專業不足!
所以許多瑜珈人在讀解剖學時,常忽略或未瞭解關節形態和關節的活動範圍,進而有柔軟度極佳和骨關節依舊僵硬的兩極現象。不管自修或找老師學習,動作一定和關節活動緊密結合。動作的進行、姿勢的先後順序,也要按照關節活動位置來進行,這也是下指導語的關鍵。
瑜伽動作應按肌群力量進行!
瑜珈給人的意象是骨頭很軟,可以自由彎曲。很多人學瑜珈的原因是:我的骨頭太硬!我想改善我的柔軟度!當第一堂瑜珈課結束後,這裡痠那裡痛,又或是長期的瑜珈人依舊感到某些姿勢做不到位,或是練習完仍有局部肌肉的痠痛,無法改善。起因很多,在本文無法一一說完。重點在於,很多瑜珈動作中,用到的肌肉是平時我們很少用到的,所以對新手而言主要是肌力不足,對學習一段時日的人而言,可能是肌肉的代償現象:為主要肌肉無力,找尋其它肌肉來協助完成動作。
所以瑜珈解剖書所標示的肌肉,是告訴讀者這個動作會用到的肌群,但前提是在肌肉有足夠的力量的狀態下完成,換言之,當該肌肉是在無力或肌力不足的情況中,代償反應和受傷的機會將大幅上升。動作要順利完成,要先鍛鍊所用肌群的力量,最後才能完成動作。
解剖學是動作的基礎,教學法和訓練法建立在生理學和生物力學之上
目前書局大量出版的瑜珈解剖書,主要是提供瑜珈動作各個動作用到的肌群。少有人深人再鑽研解剖學的基礎,更少有人向上利用生理學的知識來教導呼吸、肌肉學習和肌肉控制等,也未用力學的動作分析來探討瑜珈應注意能注的動作要領。這些基礎學科為瑜珈教學(教學法)和瑜珈指導(訓練法)的運用,然,瑜珈界已開始有些老師正視其學科,並期望能用於瑜珈教學上,為瑜珈和運動科學的科際整合。學習者若也有意識的學習相關知識,相信對自身的運動能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