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山與登山有什麼不同

面山與登山有什麼不同? (引言與論文)

分享文章
轉發文章

李政霖。(2018年6月)。面山與登山之戶外教育哲學和實踐。師資生戶外教育優質化成果發表暨學術研討會,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撰文動機

登山對現代人而言是一種休閒,也可說是一種運動。現代的登山環境、現代人所想的登山已經和先前的登山有很大的出入。當時開完會時,想到現有戶外教育中所稱「荒野」教育、「 愛山」教育 面山」教育等, 登山一詞好似真的成為一項運動,而 登山教育 有另找一詞替代的必要。就教育的角度而言,
面山」,是登山教育較好的代名詞。面山有人們面對山應如何自處,有理性的態度和感性的實踐,相較於其它詞彙是較佳的。

一、面山還是登山

為什麼要登山? 登山的目的為何? 這是没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但可以顯示出人們對於登山的價值觀。

在戶外所表現出的自我是最真實的

視登山成為一種運動,一方面為健康著想,另一方面表示人們能走出都市的舒適圈。視登山為一種教育,就有層次的不同,它有價值澄清的功能、再度認識自我的能力、群體社交的生活、關懐自然的情感,是自我中心、生命中心還是生態中心的環境倫理思維。而最終考驗著我們的公民素養與水準。

二、 山域嚮導/領隊的教育角色

在此聲明,於此不討論嚮導和領隊有何不同的話題,姑且視兩者有相同的地位。

以教育的角度來看山域嚮導。 山域嚮導只是帶人去登山而已嗎? 在目前台灣的登山現況中,很多自組隊的領隊是揪人來爬山,並事先明講隊中人人皆是領隊,風險自負。 若持此論點則是為登山而到山中,有無教育則在其次。 亦有領隊/嚮導認為,登山技能是山友自己要先具備的能力,上了山後不應再行教導之責。雖不可說不對,本人也同意要求登山之人也要負起相對的責任,應先接受登山教育,不能只帶熱忱而冒然上山。雖然此現象突顯出目前登山生態的問題,領隊和嚮導是握有登山教育的第一線工作者,不是拒絕山友登山和帶人登山而已。

登山,除了走上山徑、走向自然之外,應該還有許多功能。登山隊伍和學校班風相同,老師的風格大致上就可看出帶出什麼班級。同理,領隊嚮導的風格大概可以預料隊伍的成員屬性。嚮導/領隊帶大家到山中看見台灣的美,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存,在山林現況中投射出自己的生活要如何改進,這是山域嚮導可以做到的教育工作,質言之, 嚮導和領隊也是登山教育的重要工作者

三、 山,不應僅止於攀登而已

在台灣的山林之中,除了可以看見平地無法看到的壯麗美景之外,其中的生態之美更是許多醉心之處:動植物的生態、山域和水域的互動,人們成為山林一分子的感受,喜愛登山的你感受到了嗎?

劍龍稜、鋸齒稜的驚險刺激,顯少人知其日治時期至台灣初期的礦業歷史。看到了陰陽海是讚嘆海景之美,還是生態破壞的結果。走過八通關古道、能高越嶺、雲海保線所、光被八表、北大武的大武祠等地,是否停下腳步看看立牌或碑文所記載的過往歷史,在此曾發生的人文故事,還是為下一段山路休息的地方。

在台灣登山,無論郊山還是高山,除了山頂的三角點外,更有生態的多樣性於其中。登山,除了置身自然之中,更有人文歷史於其中。不是環境教育所強調自然環境的教育,還有人文環境值得我們在山旅前應準備項目之一,在山旅中回到先人努力或曾經打拚的地方,若是這樣登山,登山的意義和價值就有所不同了。

結語

為什麼要登山? 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命題。在登山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是累的走上山頭、蒐集與三角點的合照數量,還是從中探索自我、看見山林美景、得知人文情懷。在台灣登山和在國外登山有很大的不同在於,台灣的山林充斥著很多過往發生的人文歷史。現今自組登山團體很多,領隊/嚮導的職責不因只在帶人至山中而己,更有教育的使命。無論您是山隊中的何種角色,登山還是面山,端視各位面對山的心態!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