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型態很多,常見的有老師帶領、團隊一起運動(如跑步、登山、舞蹈),然而,多數人仍舊將”運動氛圍”視為運動的必要因素,而此思考方向是會產生徧誤的,本文提出3大項。
迷思一、運動就是要有團體氛圍
團體動力一直是運動的特徵之一,例如籃球、排球等競賽,除了運動員外,更有球迷、支持者、忠實粉絲所營造出來的主客場或運動氛圍。然而,摒除球迷、支持者、忠實粉絲,就運動者而言,個人的基本練習依然要自我鍛鍊,才能在團體中發揮實力。
對於現代人的健身、登山、舞蹈等運動,雖是團體進行的課程,但運動的真正執行者還是在自己。一離開團體,没有運動氛圍就不想動,就如我們常常見到/聽到,很多人在運動中心或健身房才會運動,是強迫自在特定環境才會運動,回到家中、工作場域,就不會運動,甚至有人會說:家、工作場域本來就不是運動的地方。
此論述代表著,運動對這些人而言只是做心安的!只想說服自己有在運動,身體應該會健康!其實運動鍛鍊的身體能力,若要體能提升,運動能力上升,需要長時間的進行,要能自主運動,而不是要有運動氛圍才會去做。
再試想,在運動中心或健身房的時間,和平日生活的時間相比,那一個時間比較長呢? 其實運動鍛鍊的身體能力,若平日的姿勢不正確,肌力依舊不平衡、身體認知依舊是錯誤的,運動是每一刻都在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只發生在運動場、運動中心或健身房上。
所以,運動氛圍是運動的動力之一,自主運動的動力才是真正想要健康、要運動的重要關鍵!
迷思二、運動就是跟著教練/老師做
很多人會找教練或老師運動,無論是1對1或1對多。
以1對1的角度而言,要視教練是否能依學生的程度,或其問題所在給予正確的運動指導。目前較常碰到的狀況是,學員就依教練的指示去做,没有效就繼續做,期待有效的一天。另一種就是教導專門的動作,如深蹲或重訓,有教練在旁自然是會做的比較正確,但同樣的動作一直加重量的用意何在? 換句話說,學員和教練是否有共識去完成運動目標,還是一廂情願的做運動。
以1對多的角度而言,如瑜珈、舞蹈、太極拳等,大部分的學生就是跟前面的老師做,自己認為和老師做的一模一樣,殊不知會有受傷的情況。常見的是老師没有個個指導、班級人數過多、學生有遲到、早退或缺課狀況等,不完全是老師問題,部分也有學生自己的問題。
無論是上述何者,瞭解自己的身體、各關節的活動狀況、肌肉的適能,和姿勢的正確與否,其實是自己應該注重的課題,一方面可以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如何改正;一方面能與老師/教練溝通,而不是單方項的接收者。
迷思三、運動有人帶就好,不需要另做功課
很多人的運動就是模仿別人如何做,這個人可能是老師、朋友、youtube等,好像有人帶就能做好運動。其實你並不知道這個人是用什麼態度在帶。youtube這類不討論。有些教練/老師是將課上完就好,有些教練/老師,或機構只是希望創造一個社交場所,以運動為題;又有些人以個人經驗道來,適不適合你是另一件事(這需要由你自己來判斷)。
運動,無論你是從事技術類運動、健身體能類、日常生活的運動,都是需要自我瞭解,才能識讀來自不同地方的資訊,加以判斷之後再決定是否要按期教學、建議來做運動。
運動的功課,就本身體育系的教育過程,必修學術課程依次為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力學。而解剖生理學是瞭解身體結構的根本,生物力學是分析動作的應用學科。而大家從事的術科都是可以由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力學來解析和應用。
大眾雖不用讀那麼詳細,但是最起碼對自己身體結構和動作的知識和常識,應要想辦法去學習,再反觀自己的運動,這將會事半工倍。
結論:運動是自己的事,不是依賴他人完成
運動的起始點是自己的身體,鍛鍊自我的運動要能自主完成,完全依賴他人、全靠運動氛圍是行不通的。在疫情的時刻、長照2.0政策、高齡化社會的結構。在台灣,反映的已經不只有運動這件事,更應推廣學習運動、學習自我察覺、和自主運動的能力。這樣才會有健康自我和健康的社會。